公司新闻

自律文化践行者丨易振鸿:洗尽铅华显本色 浮华褪尽归本真

2022-05-25

来源: 原创 浏览量:4759
  不论是《大学》中的“君子慎独”还是《论语》里的“身正令行”,无不倡导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关于“自律”的修身观。这是一种长期的、有计划的行为,即用“推迟满足感、承担责任、忠于事实、保持平衡”这些处世原则,专注于解决眼前的或长远的问题,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不断超越。
  自律是克制、是反省,亦是一种秩序,是超越自我。这条注定不易的,名为自律的“修行”,是无数中伟奋斗者选择的道路,他们不甘愿随波逐流,将自我掌控贯穿工作和生活,永远怀揣向上的定力。
  即日起,我们将推出“自律文化践行者”系列专题,一起了解那些始终贯彻自律文化的中伟人,看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诠释“自律者自由 自律者自强”的现实意义。
  “喜欢清晨里,跑过一座城,看着她慢慢醒来。倘若还能得山水之便,则是十二分的惬意了……秋已深了,除了略显枯黄的草和偶尔飘过的木叶,南国还看不出太多的萧瑟……天色渐亮,店铺陆续开始他们的营生,路上的人多了起来。已看得见客居的栈舍,又该收拾行囊了……”


  见字如面,写下这段晨跑随记的人,正是中伟股份西部产业基地循环技术部总监易振鸿,他的文字浸润人心,正如他的人一般,洗尽铅华尽归本真。也许,岁月能改变容颜,但他身上果敢、朴实、谦逊、坚韧、自律的品格在岁月的洗礼下永远青春,让人折服。


  心之所向 无问西东

  2018年7月,易振鸿告别生活和工作了50年的长沙,选择去往中伟股份西部产业基地。抵达当天,铜仁雨雾茫茫,就正如即将开始的旅程,充满未知和挑战。
  透过易振鸿的简历,便能看出他“干一行、专一行”的特质,来中伟前,他仅有两段职场经历——10年大型化工国企、18年电解锰企业。
  如果按世俗的想法,如今到了“知天命”的年纪,易振鸿更应求稳而不求变,但他却愿意放下一切,加入一个陌生的行业,从头开始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来到中伟就像是一场“中年叛逆”,但他打心眼里坚信,“50岁不算晚,依然充满无限可能。”
  来到中伟之后,易振鸿担任循环工厂技术部副总监,带领团队对产线上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技改。但隔行如隔山,2018年,循环工厂刚建成两条产线,生产硫酸镍和硫酸钴,这并不是易振鸿擅长的领域。


  到岗第一天,易振鸿就谦虚地来到车间现场,跟同事学习钴线生产工艺。他白天跑现场,晚上就回到工位查阅资料,学完钴线又去学镍线。

  仅用几个月的时间,易振鸿就摸透了两条产线的工艺,并对现场的工艺进行了优化。同事们打心眼里佩服,都说,“老易这个人,不简单!”


  躬耕不缀 久久为功

  2021年,随着中伟进一步的快速发展,三元前驱体产能、产量节节攀升,循环工厂作为前驱体工厂的上游,开始承担起更多资源保障供应的任务。为此,循环工厂进入了规模扩张、多条不同产线并进的新阶段。产线也从原来的2条,增加到了8条。时间紧、任务重、人手短缺,又一次严峻的考验摆放在他面前。


  一天夜里,部门会议开完之后已经很晚了,易振鸿和同事们仍在工作,此时的窗外正是即将开建的新车间。“生产工艺一定要赶在新车间建设之前出来!”易振鸿起身往杯子中抓了一把茶叶,倒上水,又坐到了电脑桌前开始办公,不知过了多久,泡得深褐色的茶水饮见杯底,处理完所有的工作后易振鸿才从桌前离开。

  在新增产线正式投产前,这样的场景,不知在技术部的办公室里反复出现了多少次。
  产线投产后,还要进行产线跟踪、及时纠偏,产出合格品才仅仅做好第一步。“做技术的人必须要有耐力,因为技术本质上就是一个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的过程。”易振鸿常常鼓励大家,要不停探索,不停创新,更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。
  终于,在他的带领下,循环工厂八条产线顺利投产,相比2018年原材料供应仅占40%,如今循环工厂的自供应率已提升至90%以上,最大程度满足了原料供给的安全性、高效性和稳定性。


  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

  在大部分人眼中,做技术的易振鸿是沉默内敛的,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易振鸿其实是一个感情充沛、兴趣广泛的人,喜爱读书、写诗、擅长书法和跑步。


  在易振鸿的家中,有一个书房,受益于父亲的影响,易振鸿不仅饱览群书,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。每年春节前夕,他都会自己出对子、写对联,引得大家竞相模仿。


  为了保持充沛的体力,易振鸿开始了跑步,从最开始的一公里,五公里,十公里……越跑越长,这一跑就是六年。今年开春,他报名了极限运动半程马拉松比赛,20多公里跑下来,不疾不徐。

  路虽远行则将至,事虽难做则必成。相比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百米冲刺,易振鸿在中伟的这段岁月,更像是一场用毅力、耐力和定力决胜负的超长马拉松,而这也是他将自律贯彻到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实写照。
微信客服二维码

扫一扫加好友咨询